胃管包用于早產兒喂養(yǎng)時,由于其生理特點和健康狀況的特殊性,操作手法與普通嬰兒相比確實存在一些特殊要求。以下是對這些特殊要求的詳細闡述:
材質與規(guī)格:早產兒胃管應選用軟硬適度、材質安全的一次性硅塑合成新生兒專用胃管,如6號或8號胃管,長度為40cm,外徑2mm,內徑1.2mm。這種胃管更適合早產兒的口腔和食道結構,減少插管時的損傷風險。
插管長度:早產兒的插管長度應從耳垂至鼻尖再加鼻尖至劍突的距離,或者眉間至劍突與臍中點的距離。由于早產兒發(fā)際線不明顯,不建議使用前額發(fā)際線至劍突的長度。
插管途徑:早產兒的鼻腔相對較小,因此在沒有氣管插管或其他禁忌問題的情況下,可以優(yōu)先通過口腔插入胃管,以減少對鼻黏膜的損傷。然而,對于需要留置胃管的早產兒,由于經口腔插入可能引起異物感強和持續(xù)刺激,此時則需經鼻腔插入。
助手配合:由于早產兒的吞咽和咳嗽反射不完善,插管難度較大。在插管過程中,當胃管下至5~7cm(快到達咽喉部)時,助手應迅速用消毒棉簽蘸取少量溫度適宜的糖水或奶汁放入患兒口腔,使其安靜并產生吸吮動作,此時操作者應迅速將胃管插入至胃內。
固定方法:插管成功后,應使用布帶(寬2cm)在胃管靠近鼻翼處打結,再以布膠布交叉固定于鼻尖,并從兩側耳廓上緣系于枕后,松緊度以能容納兩指為宜。此外,還可以使用人工保護皮和透明貼(HP透明貼膜)將胃管固定在皮膚上,既牢固又能為患兒減輕痛苦。
常用方法:驗證胃管是否在胃內的方法與成人相同,包括將胃管末端浸入水中觀察是否有氣泡溢出、回抽是否有胃液吸出以及用注射器向胃管內注入空氣后聽氣過水聲。但需要注意的是,聽氣過水聲后應將注入的空氣等量吸出,以防新生兒胃腸脹氣。
鼻飼方法:鼻飼前需回抽胃內潴留量,若無潴留則遵醫(yī)囑注入奶量;若有潴留則注入的奶量需減去潴留量。同時,注入后應用溫水沖管以避免堵塞。
洗胃與開奶:對于需要洗胃的早產兒,應選擇左側臥位進行洗胃操作。洗胃液應預熱至38°C~40°C以避免對胃黏膜造成刺激。洗胃后應根據具體情況決定開奶時間,如早產兒有強烈覓食要求可不必等待2小時后再開奶。
綜上所述,胃管包用于早產兒喂養(yǎng)時的操作手法與普通嬰兒相比存在諸多特殊要求。這些要求旨在確保早產兒在接受胃管喂養(yǎng)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并發(fā)癥的風險。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應嚴格遵守這些特殊要求并密切關注早產兒的反應和體征。
151-8989-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