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穿刺時可能不小心 “誤傷” 了血管。咱們的腹壁看似平整,實則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血管網(wǎng)絡,就像城市里交錯的地下管網(wǎng)。穿刺針進入腹腔的過程中,哪怕偏移一點點,就可能碰到腹壁動脈、靜脈或毛細血管。一旦血管破損,血液就會滲出到皮下組織,形成瘀斑。這就好比挖隧道時不小心挖到了地下水管,水流會在地面形成水漬。而且,有些患者的血管彈性差、位置異常,或者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如阿司匹林、華法林),凝血功能受到影響,輕微的損傷也可能導致出血增多,瘀斑更明顯。
其次,穿刺后的按壓環(huán)節(jié)沒做到位。抽完腹水后,醫(yī)生需要用紗布和繃帶對穿刺點進行加壓包扎,就像給破損的水管臨時堵住漏洞。但如果按壓時間不夠長(正常需 10 - 15 分鐘),力度不均勻,或者患者過早活動,原本已經(jīng)初步止血的血管可能再次出血,血液持續(xù)滲出,肚子上的瘀青自然越來越大。另外,肥胖患者的腹壁脂肪層較厚,穿刺點位置深,單純按壓可能難以完全止血,這也是他們更容易出現(xiàn)瘀斑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原因 —— 患者自身的身體狀況。比如,患有肝硬化的患者,肝臟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凝血功能本就不好;長期營養(yǎng)不良的患者,血管壁脆弱,彈性差;而老年人的血管也更 “脆弱”,這些因素都會增加穿刺后出血的風險。就像老化的水管,輕輕一碰就容易漏水。
那么,肚子青了一片該怎么辦?如果瘀斑范圍小、沒有繼續(xù)擴大,也不伴有腹痛、頭暈等不適癥狀,不用過于擔心,一般 1 - 2 周會自行吸收消散。期間可以適當冷敷(24 小時內(nèi)),收縮血管減少出血,之后再改為熱敷,促進瘀血吸收。但如果瘀斑迅速擴大、顏色加深,或者出現(xiàn)腹痛、心慌、血壓下降等癥狀,可能是出現(xiàn)了嚴重的內(nèi)出血,必須立即就醫(yī)。
腹腔穿刺包雖然是保障操作安全的重要工具,但要避免穿刺后肚子變青,還需要醫(yī)生精準操作、規(guī)范按壓,患者積極配合并告知自身病史。下次再遇到類似情況,相信你就能明白背后的原因,也知道該如何正確應對了!
151-8989-6363